• 豪门国际

  • 嘉兴市豪门国际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当前页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传真 返回

    “高科技”+“智能化” 看浙江嘉兴“智慧公交”的发展之路

    发布日期 :2018-09-05 10:35 信息来源:嘉通集团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嘉兴9月5日消息(记者张佳琪)嘉兴是我国著名的红色文化名城  ,也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豪门国际枢纽。嘉兴市政府已经连续10年把公交优先发展作为市政府年度实事民生工程,治理豪门国际拥堵、建设公交优先示范城市 ,探索“互联网+公交”智慧出行发展 。“十年前,嘉兴就在浙江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公交’,如今 ,全市公交车又实现了移动支付全覆盖,公交卡与上海公共豪门国际实现了互联互通 。”嘉兴市豪门国际运输局副局长张志东表示,嘉兴通过信息化强化了行业运行的智能化 ,有效促进了出行便捷化,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

    图为智慧公交站台。(央广网记者 张佳琪摄)

    智慧公交站台让候车融入“黑科技”

    3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区云东路的红船干部学院附近,一栋悬挂着灯笼的红色古风建筑格外醒目。在这座红船学院公交首末站站台上,除了长椅、广告位等“常规配置”,还有着十分“智慧”的功能:USB接口让等车的乘客可以随时为手机充电,电子站牌则能够实时显示整条线路上所有公交车所处的位置。LED屏幕上不仅显示日历、时间和天气预报 ,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前的车辆始发情况:92路 ,11:50发车,80路 ,11:30发车,公交线路信息一目了然 。

    图为智慧公交站台上的USB接口。(央广网记者 张佳琪 摄)

    2016年 ,为了加快“智慧公交站台”的研发和建设,嘉兴市区研究论证了6套符合智慧城市定位的公交站台新式样 。嘉兴市公交公司信息机务部经理胡家伟表示 ,如今已经普及的“智慧站台”在传统功能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了支持集成电子站牌、光伏板 、LED照明、监控 、语音传送 、USB接口等多种功能。据了解,截止目前,嘉兴全市建成红船学院、海盐塘路 、广益路 、中山西路等处智慧公交站台共706个 。今年还将陆续计划完成197个智慧公交站台建设。目前嘉兴市的公交候车亭升级改造还在逐步向乡镇覆盖。

    走进公交车内,科技感十足的元素也不少。提供手机、银联卡支付的刷卡机、检测易燃易爆物品的扫描仪、显示公交实时位置的LED电子牌以及GPS定位一应俱全。在GPS技术和3G网络的普及下,公交车辆 、乘客已经能够得到全天候的保障。“现在已经不需要我们手动控制报站了,只要车辆接近公交站,车内GPS就会定位自动报站,非常方便。”92路公交车司机楼忠明表示,车内发生的一切几乎都能监测到,在车内真正做到了保障安全 。

    图为嘉兴综合豪门国际指挥中心。(央广网记者 张佳琪 摄)

    公交运行实现可视 、可测、可控

    车辆得到很好的管控 ,后台管理至关重要。近年来 ,嘉兴已经在整个浙江省率先实现了公交信息化管理 、公共豪门国际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已建成包含数据资源中心,企业智能调度平台、公众出行服务平台及行业监管平台的“一中心三平台”。嘉兴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公交管理科工作人员赵泽舟表示,2015年8月,公交运行监测系统通过验收,不仅为日常行业监管提升了效率,还于2017年在浙江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公交运营监测系统是通过远程的信息化数据接入 ,全面分析研判公交行业发展水平、服务质量 、运营秩序等,能让豪门国际运营实现可视、可测、可控。”

    赵泽舟坦言,公交运行监测系统的应用成效显著,不仅公交动态、静态等基础信息数据掌握更加及时 、全面、准确,公交行业绩效考核也更加科学 、公正 、合理。“嘉兴市公交行业考核模式原来是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投资大、覆盖面小、代表性不强 。如今通过公交运行监测系统我们可以在任意时间段调取数据 ,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 。”

    嘉兴公交的调度系统也日趋完善。“便捷的调度系统,主要还是依托GPS技术和3G网络的升级和普及 。”嘉兴市公交公司信息机务部副经理张炜表示 ,公交企业已成功建立起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对公交车辆、人员的全天候监管调度 。通过调度系统的电子地图可随时掌握车辆线路、车牌号 、运行状态和运行速度等情况 ,实时实地监控公交车到站、离站时间,有效控制车辆随意脱线行驶、随意收车等问题,并可以通过每条线路上公交车之间相隔的距离 ,对车辆发出指令,使线路车辆运行更加合理 ,公交企业运营更科学。对此 ,游3路驾驶员朱敏良也表示,“司机在车上也可以实现快捷拨号,和监控中心及时联络,发生紧急事件时还可以及时通知总部进行增援。”

    更多的乘客会选择扫码出行 。(资料图)

    数据开放、移动支付 开启政企合作新模式

    车来了”与“禾行通”是嘉兴人最喜欢也最常用的两款乘车APP,“禾行通”累计用户量约11万;“车来了”则有累计约26万的用户 ,日活跃量超过3万人次。“国鸿公交二车队副车队长吴根华表示 ,年轻人更接受这种“互联网+公交”的出行方式 ,大多数选择手机查询、刷卡支付的乘客都是年轻人,他们认为用手机支付更为快捷。

    智慧公交在嘉兴得到了很好的践行。”嘉兴市国鸿公交公司总经理韩一峰表示,“车来了”与“禾行通”这两款APP基于大数据,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查到公交车的实时动态 ,不仅可以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出行,还能节省不少时间。

    2016年4月 ,嘉兴市运管局与“车来了”平台展开合作,以“互联网+公交”的形式推进嘉兴智慧公交建设。2017年2月 ,“车来了”全国首个公交大数据分析平台落地嘉兴,在原有基础上 ,采用大数据分析方式,为提供精细化的公交管理和服务提供了数据支撑。此外,嘉兴市还基于大数据平台建立了以月度运行分析报告形式的常规公交评估体系。这种新型政企合作模式不但节约了软件开发和维护费用 ,减少了公共资源投入,而且通过专业的团队和技术优势 ,提高了便民服务效果。

      图为嘉兴市公交车上的移动支付设施 。(央广网记者张佳琪 摄)

    大数据平台和APP的普及为嘉兴推行“智慧公交”带来动力,移动支付也很快“上线了”。2017年8月,嘉兴市与支付宝、银联云闪付等展开合作 ,在公交领域积极普及了“移动支付”。截至目前,全市共实现408条线,2475辆公交车支持移动支付。其中嘉兴市本级138条公交线路1131辆公交车已实现移动支付全覆盖,除市本级外,嘉善、海宁 、桐乡 、海盐市区、平湖市区也已实现公交“移动支付”全覆盖。据统计 ,嘉兴市本级“支付宝”虚拟电子公交卡已申领37.38万余张 ,总消费量为136.9万人次 ,日均交易量约7000人次,成为了人们出行生活的首选 。

    编辑: 孙丁玲


  • XML地图